環保行業:國辦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
事件:2015年7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方案》?!斗桨浮饭卜至糠侄畻l,對今后5年我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做出了全面規劃和部署。
點評:
1.工作目標:到2020年,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基本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顯提升,監測與監管協同聯動,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使生態環境監測能力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適應。
2.工作舉措:1)統一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布局、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統一規劃布局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統一制定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和評價標準,構建生態環境監測大數據平臺,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集成共享與統一發布。2)突出生態環境監測與監管執法聯動。要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監測結果考核問責政府環保責任落實情況,依托重點排污單位污染源監測開展監管執法,實現生態環境監測與執法同步,提升生態環境風險監測評估與預警能力。3)明晰各級政府和企業生態環境監測事權與責任。地方各級環保部門相應上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逐級承擔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及環境應急監測等職能。同時,要求重點排污單位必須落實污染排放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的法定責任,政府要加強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監管。4)加強對各類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監管。各級相關部門所屬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設備運營維護機構、社會環境監測機構及其負責人對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各級環保部門加大監測質量核查巡查力度,嚴肅查處故意違反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篡改、偽造監測數據的行為。5)強化綜合能力保障。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綜合能力,研究制定環境監測機構編制標準,規范全國環境監測隊伍建設,完善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發展需求相適應的財政保障機制,完善環境保護監測崗位津貼政策。
3.我們認為,《方案》針對我國環境監測網絡范圍和要素覆蓋不全,建設規劃、標準規范與信息發布不統一,信息化水平和共享程度不高,監測與監管結合不緊密,監測數據質量有待提高等突出問題進行了部署,旨在通過上收環境監測事權,提高我國環境監測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按照《方案》要求,環保部將出臺環境監測條例、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管理辦法、國家環境監測信息發布管理規定等法規制度。環境監測行業龍頭成為受益標的,建議關注雪迪龍(002658)、先河環保(300137)。
4.風險因素:政策執行力度低于預期、項目進展低于預期等。